在中國傳統節氣中,生津潤肺的食物往往成為主角,主要用以調理身體,達至養生的功效;而四季分明的日本,則以「旬を食べよう」為當中精髓,強調利用當造食材製作季節性的料理,以發揮食物的獨特性,帶出最新鮮及時令的美味。而秋天的代表 – 秋刀魚,更醞釀了耐人尋味的故事。
盛載著「食欲之秋」的說法,總令人胃口大增。而秋刀魚乃是秋天食材之冠,其受歡迎的程度,總能反映於居酒屋或一般家庭之餐桌上。價格雖便宜,甚至被貫上「貓魚」的貶義意思 (意指只是貓咪的飼料,十分低賤的食物),卻絲毫無損日本人對它的偏愛。
秋刀魚的當造期為每年9月到11月,此時的水溫利於魚類的生長,大多盛產於日本北海道、東北及九洲等水域。適當的水溫與水質,孕育了肥美潤澤的秋刀,更剔除了原本的腥臊味,肉身卻異常飽滿。
鹽燒和炙燒成為民間最受歡迎的烹調方式,原條烤製,配搭簡單的調味,例如海鹽、醬油和檸檬,便能大大提升食材的鮮味。而秋天所捕獲的秋刀魚,皮下充滿豐富的油脂,肉質彈牙嫩口,刺身便是嚐鮮的不二法門。
當地人更會以秋刀魚不同的熟成階段,配合濃度口感不一的清酒作配搭︰例如油香較淡就配上辛口的爽酒;油脂與肉味並重的瞬間,則適宜配搭口感豐富的大吟釀,以平衡兩者予味蕾上的衝擊,令食材得以昇華。
當地人對於魚料理的擺盤也極為執著,魚頭必須向左,魚尾於右,方向絕不能出錯,與浴衣穿搭的概念一樣,被視為一種尊重。擺盤方向如此繁複的學問與技巧,除了印證了日本人對飲食上的追求,秋刀魚原本的味道和特色,也同樣充滿了日本文化的精神和意味。
不得不提,秋刀魚狹長的身型,與日本地形不謀而合。從文字表達上,中文與日文的漢字皆為「秋刀魚」,大眾都能一致理解當中的意思。日文「サンマ」亦與台語秋刀魚的發音相同。
這一連串的巧合,拼湊著無數火花,成功連繫了兩地,使《秋刀魚》命名的雜誌於台灣面世,成為第一本記載日本文化的中文雜誌。把原汁原味的日本深度專題帶到讀者的眼前,以視覺及觸覺,成為大家的共同語言及話題。
日本知名導演小津安二郎最後執導的電影作品《秋刀魚之味》,亦以秋刀魚比喻人生;食材內臟滲出淡淡的苦澀味,正是品嚐秋刀魚的最佳風味,象徵你我也曾歷盡滄桑,面對生活總總不甘的情緒。以味覺暗示人性,同樣與日本人骨子裡被動,隱晦的性格來得貼切。
價格相宜又隨處可見的秋刀魚,卻猶如日本文化中的一塊瑰寶,未經雕琢,也許平平無奇。但只要經過琢磨,細味箇中的鮮與甘,便能經歷一場有趣的日本奇遇,品嚐一趟非凡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