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etite

如果說到香港的地道美食,港式茶餐廳絕對是不能錯過的味道,當中承載了不少香港的歷史與發展,有時飲料至今已是近乎失傳,像是「牛肉茶」、「和尚跳海」、「黑牛」等,你又知道它們背後的故事嗎?這一篇文章便和大家介紹幾種茶記特色飲品,從食物文化出發來探索老香港。

「滾水蛋」深受七十年代的碼頭苦力歡迎。

和尚跳海

看到這個名字應該感到很不解吧!而且,從名字應該很難聯想這到底是一杯怎樣的飲品。「和尚跳海」即是滾水蛋,通常以玻璃杯盛一杯熱水,再打入一隻生雞蛋。因為水溫高,所以雞蛋的外層會變熟,但裏面仍然是生的,飲用時自行加入白砂糖,再用鐵匙攪勻打發雞蛋成蛋花。此外,亦有人會加入煉奶,便稱為「奶水蛋」。

因為蛋黃外觀光亮如和尚的光頭,而蛋白就像是和尚的袈裟,把生雞蛋加入熱水的過程便猶如「和尚跳海」。在舊香港時代,很多在海邊的茶檔都有這款飲料,因為價錢相對便宜且營養高,所以深受碼頭「咕喱」(搬貨工人/苦力)的喜愛,淡淡的甜味泛着蛋香,已是他們一整天的小確幸。

香港茶記的牛肉茶是源於英式「保衛爾牛肉汁」。(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牛肉茶

香港茶餐廳的牛肉茶並非正宗牛肉茶,而是「保衛爾牛肉汁」(Bovril),但稱為「保衛爾牛肉茶」。在1870年普法戰爭時,法國國王拿破崙三世向英國購買大量牛肉罐頭予軍隊作為營養品。但因為數量太多,英國便研發了牛肉濃縮湯,成為最初期的「保衛爾牛肉汁」。期後,在世界大戰時「保衛爾牛肉汁」也是英軍的營養品,戰後時期亦在民間流行,在香港的牛肉茶便是由「保衛爾牛肉汁」調味料沖泡而成。

不過,由於千禧年時英國出現瘋牛症,所以之後香港便出現了不添加牛肉版本的牛肉茶,成為素食者也可以飲用的「保衛爾牛肉茶」,但在英國及某些國家仍然可以飲用到含有牛肉成份的牛肉茶。雖然在香港的「保衛爾牛肉茶」已買少見少,但這飲料仍是英國的國民飲料,在各大球場中仍有出售。若有機會,不妨在觀光時在外地尋找故鄉的味道吧!

今天風靡年輕世代的流行飲料。

除此之外,可能你還可能有聽說過由阿華田和好立克混合沖泡而成的「小朋友鴛鴦」,因為沒有咖啡因,所以是小朋友也適合飲用的飲料,名字也是源由於此;「黑牛」是在可樂加上一球朱古力雪糕,同時亦有白牛和黃牛,即在雪碧或七喜中加入椰子或雲呢拿雪糕、在玉泉汽水加入芒果或菠蘿雪糕;而在今天比較常見的熱杏霜也是營養飲品,雖然味道並不是人人也能接受,但當年在戰後肺癆肆虐,便有人在杏霜粉的配方中加入北杏和川貝,便飲品能潤肺。

看到這裏,或者你會發現從前的流行飲料與今天的最大分別,老香港時代的流行飲料多以營養為先,簡單的食料便能沖泡到一杯性價比極高、又能平衡味道和營養的飲料。時移世易,今天的流行飲料更在乎外表是否精緻或有足夠特色來打卡,而味道至上卻也忽略了營養。若有機會路過一家老茶記,不妨進內點一杯老香港味道的營養流行飲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