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農產品一直都很受香港人歡迎, 在2020年日本農林水產出口總額9223億日圓中(約692億港元),香港就佔了2061億,「榮獲」第一入口地區。
到底日本農產品有何種魔力,令到香港人如此痴迷呢?
日本的一村一品運動
1979年,日本大分縣前知事平松守彥提出了一村一品運動,希望在保護農民家業、妥善利用在地資源、令任何人可以隨時隨地在地生產起來這三個前提下,開發每個地區的獨有的產品,以差異化和高品質通住世界,最終使農村地區自給自足,亦即是所謂在地全球化的策略。
像大分縣為了打造出最好的冬菇,不惜用上比普遍在中國用菌床養殖方法貴上3—4倍的原木栽培(意為室外樹木栽培),這樣培育出來的香菇圓渾肉厚,還獲得歐洲市場的「有機JAS認証」,在2017年的出口量高達到7.2噸。
一村一品的發起人
1924年,平松守彥在日本大分縣出生,25歳就進入舊商工省(即現在的經濟產業省),擔任電子工業課長補佐。
當時日本為了研發及生產本國電腦,對本地產業進行大量補貼和協助,甚至禁止外國電腦進口。
雖然日本的電腦研發迅速,但當時IBM擁有大量技術專利,為此日本要付高昂的專利費。當時平松守彥就參與起對外的談判,爭取得較低的專利費,保護日本本土產業的發展。
1975年,平松守彥就任大分縣知事,四年後提出的一村一品運動,令當時在國內不太有名的大分縣在日本國內殺出一條血路,及後將一村一品運動推行至全國,其想法更影響至整個亞洲,中國、泰國、越南、台灣都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1995年,平松守彥就獲得有亞洲諾貝爾之稱的拉蒙·麥格塞塞獎,以表揚他就整個亞洲經濟的貢獻。
柚子的馬路村
一村一品不是單純開發一種高品質產品,而是開拓出一條產業鏈。
四國高知縣的馬路村本來是一個人口不足一千人的小村,由於村內山林面積有近96%,世代村民都以林木業維生。但自政府的保護森林的政策出台,令到村民不得不放棄林木業。
後來村民利用當地高降雨量和水質優良的特點改種柚子,種出的柚子皮清幽香,汁水豐富,但外貌卻不堪入目。村民們一直為「貨出不去、馬路村發不了大財」的問題而煩惱。
1975年,馬路村農會想到可以利用柚子的果汁、果肉、果皮,開發大量加工品,包括柚子酢、柚子醬、柚子味噌等,這樣除了種植業,食品加工業亦開始發展起來。
及後一款叫「ごっくん馬路村」的柚子汁飲品面世,馬路村的柚子終於在日本國內打響名堂,現在馬路村的柚子甚至用來開發化妝品。
在柚子產品大賣後,馬路村又宣傳自己環境保護的成功,以「自然景觀優美鄉村」的名字發展起旅遊業。
馬路村完美實現了一村一品運動的精神,年產800噸柚子,最高年營收達30億日幣,「柚子出去、遊客進來,馬路村發大財」。
日本產品的奇蹟又何止馬路村的柚子,像17年登陸香港的近大金槍魚脊骨高湯香醇魚介鹽拉麵,就在一個月內賣出150萬個。
近畿大學水產研究所在1970年開始養殖黑鮪魚(藍鰭金槍魚)的相關研究,花費整整32年,將野生的吞拿魚卵,轉化為人工養殖,可以量產的藍鰭金槍魚。而且,與野生的金槍魚比起來,養殖的肉質更柔軟,脂肪更肥厚。
殖一條金槍魚需時4-5年,所以自17年後,近大金槍魚杯麵都遲遲未能回貨。直到不久前由Meat Master旗下「為食貓貓 Eatie Kitty」再度努力協商後,才再度回港。
近大金槍魚杯面利用金槍魚魚脊骨的精華部分熬成高湯,加入脫水吞拿魚粒帶出魚的鮮味,再加入雞肉、扇貝等新鮮原料提香,加上近大水產研究所數十年專注一個產品的精神,你吃下肚的杯麵又怎止杯麵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