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心裏發寒?微笑背後深藏的恐懼
若在街上迎面而來的女生嘴角帶着微笑的話,相信你也會不自覺地認為她或許是個友善的人。在現代的社交禮儀中,微笑代表了快樂、幸福、感到有趣或友善,即使在不同文化中也對微笑有相同的理解。 然而,一個人面帶微笑就真的代表他是快樂嗎?這便是判斷於這個微笑是真誠,抑或是職業所需了。此外,在數千萬年前的人們亦對微笑有不同的闡釋,那更是與今天完全截然不同的看法,就讓我們一起來拆解微笑的秘密吧! 十九世紀有一位法國神經學家杜鄉Guillaume Duchenne解釋:「發自內心的微笑是不能以意志所控制的。」遇到令人感到愉快的事時,臉部的顴大肌和輪匝肌會作出反應,而從這兩組肌肉的活動,便可以看出這微笑出於真心或是禮貌的端倪。 微笑是會拉扯到臉部的兩組肌肉,顴大肌把嘴角往上拉起,為自主動作;而輪匝肌則會拉動眼部附近的肌肉,使眼後出現魚尾紋,而此動作為是非自主動作。由此可見,觀察一個人的眼睛便可看穿他的真實心情,所以真心的微笑又稱作「杜鄉的微笑」(Duchenne Smile)。 然而,動物行為科學家對微笑這種行為作出研究,發現在三千萬年前的微笑背後是代表恐懼。根據這個說法,可以參考動物的表現,通常他們靈出牙齒咧嘴時,便是對於敵人發出警示;同時,亦可以根據靈長類動物的行為以作理解,如恆河猴、黑猩猩等,他們的咧嘴是恐懼的表現,均是傳達了負面的情緒。 時至今日,人類的腦部結構複雜如一個銀河宇宙,所以一個微笑也不只有一個解釋。有些人會說:「笑到讓你心裏發寒。」這句說話代表笑容背後或許埋藏了不少陰謀詭計,讓人感覺像是被計算了,直覺不自在。 所以,即使在世界共通語言中微笑是友善,但也並不能一概而論,例如在前蘇聯地區若在公共場所對陌生人微笑,則會被當作是可疑人士。有研究指,微笑也可以看到社會的腐敗程度,在腐敗指標高的社會中,人們對微笑的防備心會更強烈。 微笑的除了可以是傳達給別人負面訊息,也許同是身體傳達給自己的警示,尤其是服務性行業的從業員間常出現的職業傷害——「微笑憂鬱症」。有時候,人們並不是自願微笑,而是因為某些命令限制或強迫他們拉起嘴角保持微笑。 若在受壓的情況下,像是被罵或受委屈時仍然面帶微笑,則會帶給自己更大的心理壓力,長久而言可能會患上微笑抑鬱症,情緒也會變得焦慮、煩悶。其實,在這些情況,即使面無表情,但只要保持禮貌的細心聆聽,也可以向客人表達真誠的態度,同時也不需要忽視心理健康。 儘管如此,在2021年Unicode協會發表的最常用Emoji榜單中,榜首是「笑喊😂」,其次順序為「愛心❤️」、「笑喊🤣」、「讚好👍」、「哭😭」、「合十🙏」、「錫😘」、「覺得被愛🥰」、「心心眼😍」和「微笑😊」,在首10名的表情符號中有5個也是面帶微笑的表情,可見微笑仍是人類交往中頗為重要的社交禮儀和表現友好的方式。雖然疫情之下,大家都微笑也被遮蓋在口罩之下,不過用力的微笑還是可以露出可愛的「笑眼」,在冷漠的城市中分享一點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