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如果有一項手機斷網的挑戰,你能堅持多長時間不發狂?

相信大部分人失去手機網絡片刻,就立馬感到無比焦慮。但是有些人卻聲稱對電磁波過敏,主動對脫離大部分現代電子設備。

2012年,英國一名小提琴家因此而自殺了。他無法在忍受周圍不間斷的強輻射手機電磁波,這讓他出現頭疼、惡心等異常身體狀況,十分難受,最終只有通過了結生命來終止這種痛苦。

電磁波過敏症(EHS

對於聲稱對電磁波敏感的人們來說,一切能釋放電磁波的設備。手機、電腦、微波爐等再平常不過的電子電器設備,一旦出現,就扼殺了他們的舒適。他們開始頭痛、失眠、煩躁不安、記憶力衰退……腦袋里像裝了個不斷轟鳴的機器,身體也出現了異常的反應。

他們稱這種「疾病」為電磁波過敏症(E.H.S)。普通的過敏反應是人對同種抗原物質,在二次刺激下產生病理性的免疫反應。而EHS所反映的過敏,卻是患者對磁場和電場的過度敏感。

於是他們竭力尋找舒適的容身之處,但是在現代社會中,手機、計算機、家用電器、信號基地等電磁波傳輸設備讓電磁波遍及各處。

沒藥吃只能主動絕緣

蒂姆·哈拉姆是EHS患者之一,他試圖擺脫所有由WiFi等引起的人造輻射。為此,他不惜花費了1000英鎊,把房間打造成一個完全絕緣的法拉第籠子。

蒂姆·哈拉姆

他用錫箔等絕緣的屏蔽材料,大面積貼滿房頂、牆壁和地面。晚上睡覺時,他必須睡在定制的鍍銀睡袋里,才有隔絕電磁場的安全感,才能安然入睡。讓人驚奇的是,經過一番看似滑稽的折騰,最終在蒂姆房間用機器檢測輻射含量,讀數接近於零。

而追溯到蒂姆產生電磁波過敏反應的淵源,卻也十分戲劇性。在16歲那年,他去參加一個著名樂隊的演出現場,樂手突然掏出一把特製的手槍,朝天花板鳴了一聲響作為現場效果。但從那一聲轟鳴開始,蒂姆便開始了對電磁波過敏的漫長痛苦生活。 

疾病的由來通常有明顯的病因,但患者患上電磁波過敏症,卻常常是不明就里地發生了。

米歇爾在研究食物過敏領域工作了20年,她不曾想到自己在60歲的時候突然患上了這種奇葩過敏症。

一天,她正坐在辦公室里工作,突然抬頭看到窗外的一根電線桿。米歇爾瞬間像被擊中似的,感覺到電磁波向自己的身體灌注輻射。她急忙狼狽地躲到辦公桌下,從此不得不想盡方法抵抗周圍的一切電磁波。

她把牆壁塗上厚厚的一層碳漆,再貼上層層錫箔紙。恐懼與不適讓她像個囚犯一樣只能呆在家裡辦公,並且打造了一個與蒂姆房間類似的法拉第籠子。

生理還是心理

絕緣的居所

人們同情EHS患者的可憐遭遇,但同時,心裡一定存在一個疑問:電磁波過敏症究竟是具有顯著病因生理疾病,還是一種心理疾病呢?

過去十年的發展中,全球的通信設備普及率呈指數型速度加快,這是前所未有的,的確可能造成部分人群對此出現病徵表現。但當科學家對患者進行雙盲實驗時,卻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當研究人員把一個裝著未知是否具有電磁場的黑匣子放在受試者面前時,他們並不是總能分得清,電磁波的來源到底有沒有啓動。也就是說,這些人不能靠症狀表現,判斷出究竟自己有沒有暴露到電磁波中。

由此看來,EHS更偏向於心理疾病。患者主觀上對設備發射出的電磁信號心生恐懼,從而引發生理上產生類似化學過敏反應。所以現在當EHS患者就診時,他們通常被建議去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而WHO認為,EHS目前根本沒有一致的醫學、精神病或心理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