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48屆Nikon顯微世界攝影比賽(Small World Photomicrography Competition)公布,其中一幅得獎作品由立陶宛野生動物攝影師Eugenijus Kavaliauskas操刀的「螞蟻真面目」獲獎。從照片中可見,螞蟻的臉部近照就像是漫畫《火星異種》的變種蟑螂人,看到也叫人心寒!
然而,全世界已知的螞蟻有14,000多種,或許大多數人也恨牠恨得牙癢癢,卻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一種農業使用的螞蟻,若能好好管理和利用牠們的話,可是最好控制蟲害的永續農業方法。

這張得獎照片絕對顛覆了不少人對螞蟻的印象呢!(Facebook@Eugenijus Kavaliauskas)
螞蟻是一種真社會性昆蟲,主要可分成產符卵繁殖後代的蟻后;和蟻后交配的雄蟻;沒有生殖能力的雌蟻為工蟻,牠們會負責尋找食物、照顧蟻卵和幼蟲;而部份蟻種或會有比工蟻體型稍大的兵蟻,同是不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蟻,主要工作為防禦家園、抵抗外敵和粉碎較堅硬的食物。

螞蟻的分工十分仔細,而昆蟲界的蜜蜂也同屬真社會性昆蟲。
在耕作時,農夫都會想盡辦法驅趕害蟲,以保護農作物得以健康生長,在適當的時候獲得豐收。說的神奇,在菜市場買到的非有機農作物,為何可以「完美無瑕」呢?只因它們大多都被噴上殺蟻劑,即使多次清洗,也難保農作物上殘留對人體有各種壞處的殺蟲劑,多吃只會增加患上各種癌症等病症的風險,此外亦會增加環境中有害污染物的累積。世上真的沒有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嗎?

mandarin fruits on a tree. Orange tree. fresh orange on plant. close up, selective focus.
大自然所有物種都是相生相克,並有其神奇的平衡,在今年8月英國《皇家學會學報:生物科學版》(Proceedings of Royal Society B)發表了一份有關螞蟻的報告,研究人員分析了17種農作物、26種螞蟻和30種害蟲之間的關係。
研究團隊大部份分析的螞蟻樣本為樹蟻,他們發現把螞蟻應用在樹木和農作物之的效用最好,同時螞蟻的多樣性越高,能減少的害蟲便越多。當然,當中偶爾也會帶來意外,像是螞蟻喜好甜味,所以會保護農田中其中一種會排出甘露(含糖份的排洩物)的害蟲「蚜蟲」,為天然的「共生關係」,但也並非沒有解決方法。
研究人員指出,只要在地面或樹上提供替代蚜蟲的糖源,便可以打斷螞蟻和蚜蟲之間的共生關係,使螞蟻不再需要蚜蟻,便不會再向牠們提供保護。

好好留意並利用生物之間的共生關係,便可以驅逐害蟲全不費功夫。
此外,螞蟻會在田間尋找食物,像是農作物的大敵蝴蝶或蛾的幼蟲,工蟻會把牠們搬回蟻窩充當糧食,或是有如清道夫般適時把其他昆蟲的屍體清理好,好讓農田間的作物得以好好長大,也讓農夫得以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