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陣子便能看到有關印度男人強暴女性的新聞,所以對女性來說,印度絕對是最危險的國家。」根據這句說話,你同意印度是個危險的國家嗎?
根據2020年世界強暴及其他性侵犯統計數據,想必你會以為印度必定在榜首之位,其實在前十名的排名之中,印度位居第9,三甲不入。因為新聞媒體的重點和過度渲染,不少人也掉進了「倖存者偏差」(倖存者偏誤;Survivorship bias)的邏輯陷阱之中。
若過能在作決定時破解這個常見的謬誤,輕則或許能稍稍減少人生的麻煩,重則甚至能救你一命。
約在公元前5世紀後期,一位古希臘詩人迪亞戈拉斯(Diagoras of Melos)的無神論主張被挑戰,來者以沉船生還者畫作為理據:「如果神並不關心人世間的事情,怎麼會有這麼多倖存者得到恩惠能從死神的鐮刀逃脫呢?」
迪亞戈拉斯便回答:「這畫作只畫了生還者,因船難而死去的人比生還者的數目其實更多!」這是倖存者理論的雛型。
1941年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鬥機已是戰爭中不可或缺的軍備武器。為了增強戰鬥機的實力,美海軍特地請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教授亞伯拉罕.沃德(Abraham Wald)以統計學研究曾出征戰場並成功回國的戰機,並根據結果來決定如何去加強戰機的防護,來減少墜機的機率。
這些戰機的普遍情況是機翼的彈痕最多,正常判斷為最易受攻擊的位置;而發動機的彈痕是最少損毀的地方,應是最少被攻擊的地方。
基於這個結果,美海軍指揮官認為應加強機翼的防護,而教授對決定提出反對,並指應加強發動機的防護,原因為研究的均為安全返航戰機,從而得知即使機翼雖受大量攻擊,但仍然足以讓機長安全飛行回國,所以其功能和安全設計並不是急切需要增加防護;反而,發動機的彈孔較少並不是代表最少被攻擊,而是藏着最大的安全隱患╴╴只要中彈能安全返航的機率極微。
後來,軍方採納了教授的建議並增加發動機的防護,其後的戰爭亦證實了教授的研究決策是完全正確的,而這正是倖存者偏差理論。
倖存者偏差由於只關注倖存事物的特定條件,往往忽略了發生在無法倖存事物中的同一條件。以人類簡單易明的話語來說,成功的人都早睡早起,那麼是否所有早睡早起的人也能成功?
這自不待言。在打手盛行的世代,不論是社會議題、宣傳商品也有「有心人」帶風向,在了解倖存者理論後,面對看似大規模一面倒的言論時,不妨靜下心來突破盲點,攻破邏輯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