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位於深水埗主教山的「前深水埗配水庫」,將再次向公眾開放自助導賞遊,大家可以在7月3日起到網上報名預約,了解這座蘊含百年供水使命的一級歷史建築。

「深水埗配水庫」原名為「九龍塘配水庫」,於1904年落成,以歐式砌法打造羅馬公共建築風格。為了防止上蓋儲水受到污染,配水庫利用108條排列整齊的花崗石柱來支撐整片混凝天花,加上由紅磚建成的罕見半圓拱券及拱形天花,令整座配水庫充滿獨特歐式美感。另外,由於配水庫大部分面積均藏在地面層之下,因此成為香港第一個以圓形築成的地下配水庫,而圓形設計的特性則是可以以最短周界達至最大面積。


由於當時九龍半島人口大增,地下水供不應求,所以香港政府便把各大小喉管與水庫連接,形成完善的供水網絡予九龍塘、深水埗及大坑東一帶居民使用。隨著容量大10多倍的「石硤尾食水配水庫」落成,「深水埗配水庫」正式功成身退,直至2020年水務署打算交還用地時,才令這座隱藏地下的蓄水池重見天日,更在2021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現時配水庫已經過專業修復,裝上泛黃燈光,讓大家透過導賞團,親身來欣賞及感受配水庫的古典美。

「前深水埗配水庫」自助導賞遊詳情:
報名時間:2023年7月3日上午9時起
參觀日期:2023年8月1日至31日
預約網站:https://www.waterconservation.gov.hk/tc/ex-sspsr/booking-form/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