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在2013年完成《風起了》,發表了引退聲明。四年後,他再次按耐不住重新為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製作部門募集人手,開始監導吉野源三郎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同名動畫。對於這命題,宮崎駿堅持以傳統動畫製作方式,埋首一個又一個分鏡去回答,像他當初所說:「我或許畫到一半便死去,但比起甚麼也不做,倒不如畫着畫死去更好。」
手上這枝畫筆,可說是上天的禮物,但送到他手上的最初,其實也不過是一塊木頭。
被戰爭擊落的飛行夢
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宮崎駿,一家為了躲避空襲,從東京舉家搬到住在鹿沼市經營飛機工廠的伯父家。他身體虛弱,沒有在工廠到處鑽,僅僅坐在一旁,靜靜的用畫紙和畫筆靠近造工精細複雜的飛機,幻想有一天能坐上駕駛座把飛機帶上天際。
後來,因為母親患上結核病,不得不搬回東京,方便接受治療。東京和鹿沼市只相差約百餘公里,躍入眼簾的卻是從一片平靜的自然,換成滿目瘡痍的戰痕。曾經在宮崎駿寫生下的古老歷史建築,也變成一片頹垣敗瓦。更讓他震撼的是,有同學的家被炸彈夷為平地,只能住在冰冷的防空洞中。戰爭的死傷,令他重新思考飛行員的夢。若現實中的飛行並不是自由,卻是戰爭的犧牲品,那麼不要也罷。
如何發動飛行器
戰後生活不易,經濟蕭條,整個日本百廢待興。小時候的宮崎駿身體狀況很壞,甚至有醫生指他只能活到20歲。因為長期窩在家中養病,讓他愛極了漫畫,更不斷臨摹手塚治虫的作品,期望有一天能成為像手塚一樣的漫畫家,卻因覺得難以彰顯個人風格而感到自己只是複製品,即使努力也苦無對策突破,甚至萌生放棄的想法。
直至日本電影史上第一部長篇彩色動畫《白蛇傳》上映,除了劇情讓當時情竇未開的他極為感動,也讓他的漫畫之路得到啟發,剛巧手塚也成立了「手塚治虫製作動畫部」,更讓他肯定突破漫畫的極限,便是把畫作動起來。
宮崎駿父親對他的動畫夢並不贊同,並要他考進極負名氣的東京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完成學業才讓他自由逐夢。可是,政治經濟與宮崎駿熱愛的漫畫動畫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在他快要被政經理論打敗時,校內與他興趣最相近的「兒童文學研究社」成為他的浮木,即使社團只有他一個社員,他也十分自得其樂:「獨處的時間,我更能好好的把想畫的故事想一想。」
進了飛行學校 卻花了10多年起飛
千辛萬苦才捱到畢業一刻,宮崎駿看到日本動畫公司的龍頭之一「東映動畫」招考繪畫人員,帶着畫作報名的他輕易考上,完成三個月的受訓,便取得動畫師的資格。
看似一帆風順的展開,其實只是假象。當時拿着月薪不到2萬日元的工資,日子已非常難捱。加上當時動畫界流行彷迪士尼風格動畫,他卻堅持傳統手繪動畫,即使努力被肯定,被提拔升職為製作人及公會書記長,但他的提案卻老是坐冷板凳。
對於宮崎駿的動畫創作影響極深的《白蛇傳》和《雪之女皇》,在業界眼中可能也是比較通俗的題材。也許很多創作人也希望自己的作品不落俗套,但宮崎駿卻視「通俗」為能讓更多人從一個更大的入口進入動畫的世界。
宮崎駿在這段讓充滿挫折的日子,憑藉他對動畫的熱情緊咬牙關在捱着,同時亦認識了同在東映工作的未來妻子太田朱美和日後的最佳戰友高畑勳。
在東映之多年奮鬥,為他的製作動畫的能力奠定良好根基,但大公司的制度也讓他無法隨心所欲,便漸漸萌生去意。在他把決定告知高畑勳後,好友決意和他一起離開東映去冒險,讓他十分喜出望外:「以高畑勳被重視的程度,其實不必和自己一起離開。」
重新築起兒時飛行夢
追夢15年,宮崎駿先後為高畑勳導演的電視動畫《飄零燕》及《萬里尋親記》負責場面設計和畫面合成,1979年宮崎駿才推出首部執導的動畫《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
雖然電影票房慘淡,讓投資商對他失去信心,其後無法接到片約,但一直不間斷創作的宮崎駿在德間書店《Animage》雜誌投稿的《風之谷》漫畫,使總裁德間康快留意到宮崎駿,更幫忙他和高畑勳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
名字引用自二戰意大利偵察機,亦為熱帶旋風之名,眾人希望吉卜力工作室能在動畫界——刮起一場旋風。
雖然宮崎駿年幼已放棄了成為飛行員的夢想,但從他成立的工作室名字、每一部動畫的元素也離不開飛行器所見,其實他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去飛。飛行的夢,其實一直都在。而動畫,亦為他的夢想。
因為在動畫世界之中,他可以恣意去平行創造,去完成更多生命中未能完成的事:因鹿沼而愛上的大自然,他透過《龍貓》中的兩姊妹草子和次子重遊舊地,同時他以畫中角色代替本人,乘坐貓巴士去親近患病的母親;小時候眼睜睜看到無數的炸彈空襲、生命消逝,一幀幀的戰火橫飛,使他痛恨人類因自私而發動戰爭,又不忍文明及美好的自然在戰火煙硝中被破壞殆盡,因此他在《風之谷》、《天空之城》和《幽靈公主》中,用他神奇的飛行器穿越筆下的不同時空,希望能暫停戰火,為童年時的小伙伴重塑一個溫暖的家。
動畫大師宮崎駿,用筆作操縱杆,以紙為一雙翼,燃燒創意及青春,飛行萬里。回首一眸,已然重新把支離破碎的人生拼湊完整,活出他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