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英雄無所不能,飾演《黑豹》的查德維克‧博斯曼致力為黑人平權發聲,希望消滅種族歧視。雖然博斯曼因結腸癌逝世,但他的精神卻永遠長存於人們心裡。
以「黑豹」之名,與病魔搏鬥四年
2018年上映的《黑豹》,博斯曼成為全球人心目中的英雄,不過誰人會想到這些電影是在無數次的手術和化療期間所拍攝呢?
博斯曼就如《黑豹》中的特查拉般,堅強而勇敢,電影中不乏打鬥動作,但你卻絲毫看不出博斯曼有患病的跡象,但其實他已經和結腸癌抗爭四年了。在拍攝《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等電影時,他不斷在片場和手術室之間出入,憑著堅強的意志力才能一次次地捱下去。為了保持身形,他甚至要忍受化療的副作用,每天去鍛煉身體,這種痛楚絕非常人可以想象。作為一名有天賦的演員,他的離開對很多人來說都十分可惜。
不過,即使病情加劇,他亦沒有忘記為社會出力,並與湯瑪斯塔爾合作,捐出醫療物資給非裔社區醫院抗疫。正正因為自己和病魔搏鬥,所以他更清楚知道前線人員所需要的東西,而他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勿忘初心,致力為黑人發聲
博斯曼的演藝事業並非一帆風順,他曾飾演美職棒黑人運動員杰基‧羅賓森、靈魂樂大師詹姆斯‧布朗、美國第一位非裔大法官瑟古德‧馬歇,但都沒有因此爆紅。直至《黑豹》上映後,才開始為人所熟悉,甚至奪得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演員。

Chadwick Boseman在電影《Get on Up》扮演James Brown
綜觀前三部電影,它們都是在美國種族歧視的大背景下,才出現這一個角色。例如美國以前只准黑人在黑人聯盟打球,而棒球手杰基加入美職棒的一刻,亦象徵著民權運動的進步,反映黑人和白人間的地位開始平等。博斯曼所參與的電影,大多都是為黑人平權吶喊,透過電影角色引起大眾關注,呼籲社會正視黑白種族的問題。

Chadwick Boseman在電影《42》扮演Jack Robinson
《黑豹》作為第一部以非裔主角拍攝的超級英雄電影,由導演至演員都是黑人為主,創造出一部黑人社群的電影,令黑豹一角獲得極大迴響。博斯曼以一句「Wakanda Forever!」表達出對黑人種族的自我認同,令一向只由白人出演的超級英雄電影因為博斯曼而改寫。
即使《黑豹》讓博斯曼聲名大燥,他也從未放棄推動民權運動。博斯曼甚至拍攝了一部關於種族歧視的電影—《瑪‧雷尼的扭擺舞》。

電影《瑪‧雷尼的扭擺舞》
劇情講述非裔女主角在美國追求音樂夢,但當中卻遇到各種衝突。這套電影是博斯曼成名後所拍攝,你亦可以選擇不接拍,可是他沒有遺忘初心,反而繼續為黑人發聲。試問這樣的演員又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