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大師坂本龍一於3月28日因癌症離世,終年71歲。在4月2日官方訃文上寫有「藝術千秋,人生朝露」(「Ars longa,vita brevis」),這一句話是坂本龍一先生生前最喜歡的一句話。
坂本龍一1952年於東京出世,生涯上第一套電影配樂作品獲得國際獎項殊榮是《戰場上的快樂聖誕》(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而普世讚譽的《末代皇帝》, 其配樂亦是使他自豪之作。收錄長篇專訪的自傳《音樂使人自由》一書,由坂本龍一親述自己的人生和音樂歷程,「小時候,我就感到非常納悶,人怎麼會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
在這本自傳裡面,坂本龍一親口描述自己的人生與音樂,從幼稚園的首次作曲體驗、對於嚴父的記憶、高中罷課、YMO的狂放歲月、《末代皇帝》的幕後花絮與榮耀、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的衝擊,以及全新音樂的成形經過。讓我們看看他的名言,如何體現他崇尚自然的精神吧:
人與世界自然的關係
「喜歡在大都市裡自己默默無聞的感覺,正因為誰都不認識我,某種程度上自己很自由。當然這也是一種孤獨,但孤獨有時也是自由的代名詞。」
「我這個人既不是革命家,也未曾改變世界,又沒有留下任何可以改寫音樂史的作品,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
「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的身體也是,所以死亡是一個自然現象,即使我們有恐懼。它在任何時間都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我們必須像老子一樣接受這個自然過程。這是很艱難的事情,也許我到生命最後一刻也還無法接受,但我希望我能做到。」
對於音樂的洞見
「一旦記憶淡去消逝,可能就此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徹底消失無蹤,但是只要以譜寫成歌曲,就可能成為民族或世代的共有記憶,不斷流傳下去,將事物從個人體驗中抽離而出,實際留存在音樂世界中,就能藉此跨越時空的限制,逐漸與他人共有;音樂正具備這樣的力量。」
「對於我來說,會做的且能做好的,只有音樂了。從小我就只是一個人在彈琴罷了。音樂人就是這樣,如果音樂人是為了治愈什麼的才做音樂,可就沒有比這更丟臉的事情了。」
「要每天一直保持創作呢。」
「不對自己說謊,做真實的音樂,真實地活下去,不忘記看每天的月亮。」
「也許還能活二十年,也許能活十年,也可能只有一年,一顆心還是提著的。所以為了不留遺憾,我想創作出更多拿得出手的作品。現在的我,想努力活得久一點。想知道80歲的自己會做出怎樣的音樂。接下來,我只想不虛偽造作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