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

2020年,全球陷入武漢肺炎的漩渦之中,美國華盛頓在1月21日出現了確診首例,4月時確診均數突破20萬,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批准多個州進入「災難狀態」及「重大災難狀態」。

近至香港,人們隨着有口罩販售的消息聞風而至,格價甚至翻倍再翻倍,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市民通宵排隊購買。

這正是Joshua與女朋友原定的出發日子,他們準備再次挑戰美國那條旅人夢想中的徒步路線——PCT(太平洋步道屋脊),但疫情剛好在最活躍、人類面對新型病毒最手足無措時,家人、朋友無一不反對他們出行,Joshua便把機票取消了。

難道,PCT真是一條走不完的路嗎?

致一直堅持的人——衝破規範

社會興起「堅持」,但大家讚賞的都是成功堅持下來的人和結果,卻忽略了他們的初衷。

Joshua回想當時的不顧一切:「做一些與主流價值觀和規範以外的事會被認為是異類、不合群,說堅持不難,但落手去做便會發現不容易。」

疫情之下,所有人也認為應該留在家中,至今Joshua仍不敢說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但他想:「一年半過後,疫情持續,為甚麼人們會外出用餐、工作,不繼續留在家中呢?」

所以,不要讓世俗枷鎖成為自己的牢籠,相信自己才能飛翔。

當時,Joshua與女朋友在互聯網上不斷資料搜查,了解徒步路線的真實情況,才發現其實不如想像中惡劣。二人亦仔細釐清自己的憂慮,終於找到受保的保險,便在5月出發前7天買了機票。

說了再見,約定再見,便會再見。(受訪者提供相片:IG@joshua105)

如果是你,會有這個勇氣去相信自己的決定是對的嗎?(受訪者提供相片:IG@joshua105)

在跌倒的地方站起來

Joshua帶着女朋友重遊舊地,每一個地方也有過去的故事映在眼前,他笑言直至走到雪地路段,即去年受傷被迫中斷旅程的惠特尼峰,時間終於擺脫過去重新開始流動,連女朋友也說:「你終於沒有故事可以說了,我們一起重新開始吧!」

跟女朋友一起走的旅程有異於Kelvin,走法、節奏也不同,二人戴上一對藍芽耳機來控制彼此之間的距離,大概在10米範圍內,如果聽不到音樂便知道要停下來,「一起走可以多些交流,分開行只能休息時間才能聊天。」

去年,Joshua在PCT步道中受到很多步道天使和旅伴的幫助。說到PCT的美好,Joshua指那是在你最低潮和無力時有人伸手扶你一把,而且他們都是不求回報的,這種體驗會令你想為他人製造希望。

在路上走着走着,Joshua和女朋友遇見一個沒有足夠食水飲用的旅人,因為裝備不足的關係亦無法過濾水源的水,Joshua便把自己的濾水器送給那人:「我們有2個,雖然價值數百元,但想到這可能是唯一機會成為步道天使,便沒有多想了。」

這是一段能讓你體會人性美好的路,感受到施予的幸福,而非紙上的空談。

一年後,Joshua登上惠特尼峰,並安全地繼續往加拿大進發。(受訪者提供相片:IG@joshua105)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受訪者提供相片:IG@joshua105)

Joshua期待了一年,終於再次看到這片一直記掛着的風景。

旅行的意義

This is not about the miles, it’s all about the smile

值得Joshua一去再去的PCT,難道只是為了到達終點嗎?「其實距離終點1星期時,已有點不知所措、難忘的感覺。」

Joshua回憶出發時因疫情而重新安排行程,為了能趕及完成旅程,所以把最初的路段放在到達加拿大後再回去完成,豈料南加州所有國家公園也受山火影響:「我們的終點在哪?有很多顧慮和不捨,不知道加拿大或墨西哥才是終點,心情是很忐忑的。」

當他走到加拿大的終點時,所有疑惑都被感動一掃而空,Joshua坦言所有淚水也一次過爆發出來:「我決定這裏便是我的終點,有很多重擔都放下,這個2019年應該完成的旅程走到終點,好像一切也如釋重負。」

「The gold is not to Canada, the gold is telling the story to Canada.」Joshua笑言,這句話是一個已完成美國3條步道,在PCT其中一位十分標誌性的徒步者,也是一個步道天使所說的。

那時候,他在這位步道天使家的最後一個晚上,聽罷心想說甚麼鬼話,我當然要去加拿大。

一年過後,走到屬於自己的終點,經歷凍傷、走過無數高山低谷,重新沉澱後Joshua對這話有新一番體會:「行到最後發現重要的不是里數,而是在路上遇到的人和故事,這些經歷能否轉化在日後的人生路上。」

在路途上,Joshua坦言自己一定要到達終點的目標十分明確,偶爾會像一個「魔鬼教練」的要求女朋友走到一定的里數,不能落後。(受訪者提供相片:IG@joshua105)

 

Joshua表示,美國PCT步道的徒步文化和連繫比其他步道要強烈。(受訪者提供相片:IG@joshua105)

年輕追夢、老年圓夢?

或許在某種思想套路中,Joshua是個不踏實的年輕人;又在某種想法中,年輕就是有本錢去嘗試和輸,而Joshua也正因為這想法而決定勢必走完PCT。

大學主修社工的他,自己也曾擔心完成學業後卻去行山,令到畢業後的履歷空白了1年,同時亦少賺了兩年錢:「這是一個取捨的過程,得到的不是金錢上的滿足,而是最簡單、純樸、關於人性美好的一面。」

他解釋,社工所教的以人為本在香港或很多地方只是紙上談兵的瑰寶,卻是PCT步道上的圭臬,每個人也感受過,以致也想奉獻和施予。

不過,每個人生所追求和限制也不一樣,怎樣去決定事情的先後次序只看追求有多極致:「可能很多人也想去行,但有沒有實質的準備呢?準備的勇氣有多大,就看取捨。」

Joshua到達終點後亦曾迷茫,以兩年時間追逐的目標解鎖了,那麼下一步是甚麼呢?(受訪者提供相片:IG@joshua105)

因為南加州山火的關係,Joshua無法再回到起點完成最初的里數。最後,他決定加拿大便是屬於他們的終點。(受訪者提供相片:IG@joshua105)

Joshua認為可能會被誤解、不合群,但堅持總會讓你看到更漂亮的風景。

對於堅持這件事,Joshua說:「雖千萬人吾往矣。」夢想沒有終點,What is the next?

採訪的第一篇文章:【PCT之旅】你的人生無憾嗎?22歲的他花兩年徒步4787公里尋找答案

採訪的第二篇文章:【PCT之旅】如果你夢想的代價是一雙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