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當舖生意主要是賺取差價,為了保護商業機密並避免顧客知道太多內部運作細節,當舖業界自有一套獨特的術語,以便內部成員之間的溝通。這些術語在當舖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讓人們更加專業地進行業務交流和操作。其中「二叔公」眾所周知的稱謂,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其他有趣的術語廣泛流傳。你是否聽過以下這些行內術語呢?
1. 出質 — 稱呼典當物品的人為出質人,這是現行法律用語
2. 追貓 — 用來指在當舖工作的普通工人
3. 朝奉 — 指當舖的鑑定估價人員。由於櫃檯高,客戶需要將物品高舉以供店員鑑定,如同 “上朝奉聖”,故此得名
4. 馬紙 — 指掛在典當物品上的號碼標籤,便於日後在倉庫準確找到該物品
5. 碼房 — 是在賭場設立的當舖,由當舖員工主持
6. 落碼 — 在賭場中,賭客將自身物品典當(落),以換取現金或籌碼(碼)
7. 雜架 — 指鐘表、古董等物品,源自30年代
8. 月曆 —- 指的是「農曆」。因為農曆比陽曆少計算一至兩天,所以過了一天就要多付一個月的利息
9. 流當品 — 指未贖回的典當物品
10. 大耳窿 — 現指提供高利貸款的人。源自香港開港,他們會把硬幣掛在耳朵上,表示有錢借出
11. 雷公轟 — 指的是 “九出十三回” 的典當利息,如同鐵公轟般恐怖
12. 種蟲友 — 專指在物品上做手腳,然後欺詐當舖取得金錢的”古惑仔”
13. 長生庫 — 當舖起源自佛教的長生庫,獨立後仍沿用了這個名字一段時間,也曾被稱為貨庫、解庫、抵當庫、解典庫、貨鋪
14. 九出十三歸 — 指當舖收取的利息計算方式。也就是物品價值十元,但實際上只借九元,贖回卻需要十三元
關於典當期限,也有各種術語,如 “當” 指18個月,”典” 指16個月,”按” 指12個月,”大押” 指8個月,”中押” 指6個月,”小押” 指4個月。現在的當舖業已不再細分這些,通常都統一稱為大押,而 “典”、”當” 及 “按” 的使用已經不再普遍。
雖然當舖行業不斷變革,但這些術語仍反映出當舖文化的歷史和獨特性。對於從事當舖業或經常與當舖有交往的人來說,了解這些行內術語非常重要。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