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 M+ 將於2022 年 6 月 17 至 19 日(星期五至日)推出「人人節:在一起」,讓不同年紀、能力及背景的訪客透過參與表演、導賞團、工作坊及即場參加活動,感受相聚帶來的溫暖,重拾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並通過與藝術家、創意工作者和社區互動,深入了解視覺文化世界。
表演
「島嶼與樂土」
M+聯同致力推廣香港新音樂的「搶耳音樂」,並邀請Yuki Lovey及CHOR兩位獨立唱作人,透過音樂回應M+展覽「香港:此地彼方」。
表演由延展實境(XR)的音樂錄像開始,引領觀眾和她們一起尋找夢境中的理想島嶼,探索對未來樂土的憧憬。表演結束後設有討論環節,由身兼文化學者和作者的米哈主持,從「島嶼到樂土」,Yuki Lovey及CHOR會分享如何用音樂表達對這座城市的憧憬,並探討XR技術怎樣加强觀眾的視覺體驗。
現場演出將於M+學舍會堂舉行,並會於大台階及M+ YouTube頻道實時直播。本活動適合十二歲或以上人士參加。
導賞團
青年聚點:不只「打卡」,還可以看看建築
「青年聚點」由「M+青年部」參與設計和策劃,透過定期舉辦工作坊、對談及講座,鼓勵青年勇於探索和交流,多角度觀察習以為常的事物。
導賞團將由建築師吳鐵流聯同「M+青年部」帶領參加者探索M+內的「打卡」熱點,引領他們觀察大樓的物料運用和空間設計,藉此解説建築與光影結合的關係。本活動專為十六至二十四歲的青年而設。
「M+青年部」義工計劃由何鴻毅家族香港基金全力支持,每期招募十五位本地大專學生或應屆畢業生,他們聯同M+團隊及來自不同界別的創作人,一同構思、設計和帶領公眾活動。
視覺文化巴士導賞團:城市意識流
由九龍塘開往博物館的巴士上,M+團隊精心預備一趟視聽旅程,讓參加者能好好認識這迷人城市。細聽廣播語音,沿路有著名本地小說家及文化評論人潘國靈先生娓娓道來他對城市觀察的一些感悟和方法,並朗讀其著作的節錄。
結合無伴奏合唱團SENZA A Cappella的演唱,參加者可在旅途上一邊觀看油尖旺區的街巷景緻,一邊發掘此時此地的街道文化,藉此獨特的視聽經驗感受人和城市之間的互動、熟悉陌生的情景,感受時近時遠的距離感。
當巴士抵達博物館,參加者可試試以沿途獲得的創意視角,欣賞M+精彩的視覺文化展覽。
工作坊
L社區:「靈感雕塑家」大募集!
藝術家白雙全為 M+社區先導計劃「L社區」創作最新作品《靈感雕塑》,是次工作坊白雙全將以其組件「靈感卡片」刺激參加者的視覺感官,開拓無窮想像力,並帶領參加者進入妙想世界,讓他們結合理性和感性思維,大膽想出新點子,成為「靈感雕塑家」。
是次活動的兩個場次適合十二歲或以上人士參加。
是次活動將設有親子專場,適合七至十二歲兒童與家長一同參與。
家庭日主題工作坊:「胡塗」亂畫
工作坊以感官遊戲(messy play)為主題。感官遊戲是一種着重自由探索的繪畫方法,創作過程毋須起稿,鼓勵參加者以身體作為起點,忘記一切作畫的規限,全情投入在巨型畫布上,運用顏色、線條和形狀盡情發揮。
是次創作體驗為大人與小孩提供協作參與的機會,由教學人員引導大家發揮想像力,共同觀察和解構畫布上的視覺語言,從而體會藝術如何有效地促進彼此的了解及安撫我們的身心。
此活動適合四歲至七歲兒童與家長一同參與。每位兒童必須由一位成人陪同參與。
家庭日主題工作坊:你眼望我眼
工作坊以肖像繪畫為主題,教學人員會引領參加者進行繪畫遊戲,逐步轉化彼此的喜怒哀樂成創作靈感,讓參加的親子為對方畫一張新的臉。
參加者亦有機會踏入展廳,發掘M+館藏中的肖像作品,讓我們在這段被口罩遮去半張臉的日子裏,仍能實踐各式各樣創作意念,並從中啟發我們更多表達感受的方式。
活動適合七歲至十二歲兒童與家長一同參與。每位兒童必須由一位成人陪同參與。
紀錄一瞬間
攝影師鄭啟文擅長運用自身的受障體驗,將其以輪椅代步的生活經歷,轉化成紀錄瞬間的獨特角度和創作方式。在這個工作坊中,他將與參加者一同遊歷四周,運用手提電話的相機鏡頭配搭日常物品作小道具,在尋常景物中探索不尋常的觀察角度。
本活動是一個互動工作坊,邀請藝術家或創作者引領活動,分享他們在受障體驗(殘疾經歷)中萌發的創意和觀點,讓不同的參加者一起探索創造力,並從中改變對殘疾的看法。
本活動適合任何年齡人士參加。十二歲以下兒童必須由成人陪同參與。
即場參加活動
我的M+圖案
Milkxhake 設計工作室以博物館的建築結構、內部設計、字型等視覺元素為切入點,將這些元素變化成各種圖案,啟發參加者以不同的角度觀看M+的建築設計。參加者無需任何創作經驗,就能透過配搭不同線條、形狀和紋理,用蓋章拼貼出心中的「M+圖案」,並即場壓製成襟章。
是次活動由「M+青年部」帶領,該義工計劃由何鴻毅家族香港基金呈獻。是次活動適合任何年齡人士參加, 十二歲以下的兒童須由成人陪同。
家庭日:幻想遊樂場
「幻想遊樂場」放滿了形狀不一、能隨意組合的大型部件,讓小朋友自由遊戲,安全地主動探索,手眼並用拼湊出千奇百趣的結構。在沒有遊戲框框和預設目標下,小朋友可以在過程中反覆嘗試,釋放無限創意。
是次活動適合四歲至十歲兒童與家長一同參與,毋需預約,先到先得。
親子檔
「親子檔」是一系列流動創意裝置,由本地設計團隊 KaCaMa Design Lab 製作,藉着專為兒童觀眾而設的輕鬆玩意,鼓勵大家在M+大樓的不同角落投入探索,寓學習於玩樂之中。 歡迎觀眾自由體驗,毋須預約。
《百泡箱》邀請觀眾活用不尋常的吹泡泡工具,參與一場製作肥皂泡的實驗。參加者可揀選流動裝置上各種佈滿孔洞的日常物品,隨意在室外空間揮動,乘風吹出形狀趣怪的肥皂泡。活動在藝術公園入口旁的室外空間進行。
《讀行俠》提供觀眾稍息的空間,悠閒地與家人一起閱讀和說故事。流動裝置上琳瑯滿目的繪本將配合當期博物館展覽主題定時更換,讓大人與小孩透過圖畫書籍共同探索視覺文化中包羅萬有的創意領域,啟發眾人更多觀看世界的角度。活動在地下大堂的東入口進行。
有關「人人節:在一起」的節目內容、票務或登記詳情,請瀏覽M+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