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近幾年香港興起一些小眾題材的劇情片,簡單命名可謂「文青片種」(文青這兩字好使好用,但其意涵早已丟失),白日青春恰是其中一部,而讓我看得耍手擰頭的電影。

未入場前已經知道講少數族裔(或叫作難民),以此題材延伸,引人猜想少數族裔及難民的意指,這部戲有完整結構,也有用心斧鑿的痕跡,但也許就是過於用心,才讓劇情讓傻人眼吧。

用心斧鑿的痕跡:父子關係

其中一個有用心斧鑿的,是父子關係,以陳白日(黃秋生飾)和陳康(周國賢飾)的惡劣關係對照莫青春(林諾飾)和阿默(潘文星飾)的傳統父子關係(父親嚴厲教育兒子反叛),再以陳白日悉心照料莫青春作對照。

劇組明顯有特別設計幾組對照組,以顯示陳白日於心境上的轉變和救贖的過程,畢竟是他與阿默爭執導致交通意外,連累莫青春失去了父親,也讓他們一家失去了難民聲請成功的機會。但是這樣的對照組,就顯得相當尷尬,這就要從劇情如何讓人傻眼講起。

完全失去現實感的劇情

全片節奏偏緩慢,由起首到中段的篇幅,主要讓觀眾明白少數族裔的苦況,一些平時不為人知的生活細節,我們在現實中又確實很少有機會與少數族裔有聯繫,他們雖然是在香港可能已經生活了兩、三代人,甚至更早時期已經在香港生活(啹喀兵大家有聽過嗎?)但是仍保留自己的風俗文化,而始終似乎與香港格格不入,才形成獨立、專屬於他們的社群圈子。

而後半暴走的劇情,由莫青春在黑幫基地逃走、搶槍開始,黃秋生飾演的陳白日協助莫青春逃走,經歷了大半天都沒被警方發現之餘,陳白日還去變賣唯一維生工具的士牌,到處搭路讓莫青春能夠偷渡離港。

當然,這種設計鋪排就是公路電影,一直逃亡、不休止的腳步,過程中有所迷惘,有所體悟,主要都是想帶出一種身份認同的主調。但是,一個的士佬對親生兒子有虧欠,將感情投射在從未建立過感情,而只有殺害了他爸爸的罪疚感的小孩身上,做到那麼盡,真的讓人投入不了電影。又或者,只是我共情能力比較低吧,此片尚未去到乏善可陳,但也沒那麼多東西可以講,大概就是如此吧。希望導演下次能再下一城,拍得更好!

 

圖片來源:《白日青春》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