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日的《小說殺人》是多年磨一劍的首部長篇「推理」小說作品。其實,之前的多部作品,包括科幻小說四色系列,都已經有些謎題在裡面,但那些只是故事其中的一部分,當成角色的任務去看,小說種類確實不是推理。
而《小說殺人》的謎題在於,小說主角冼嘉俊如何利用小說殺掉了總編輯——等等,這是整部作品的主幹,但謎題真的是這個嗎?
整部作品,一打開閱讀時已經掉進了望日的陷阱,與其說陷阱,不如說這部作品的結構相當複雜,我甚至重複確認兩、三次,何謂原著作者序,這部作品難道不是望日撰寫的嗎?
因為作品結構複雜,很難三言兩言去拆解箇中謎團,更別說將推理小說閱讀過後,將裡面的細節、謎題,甚至乎最簡單的人物關係或故事情節鋪墊出來介紹給大家是一種非常不要得的行為,那麼讀完這本書之後,應該如何推介給大家呢?我想從以下幾點跟喜歡推理作品的讀者作一個推銷。
首先,這部作品真的是非常複雜,它不單純是一個故事,它有點像《火鳳燎原》常被引用的梗:計中計中計中計……,你以為在閱讀一部推理作品,不然,可能有好幾部作品,又甚或是真正的一部殺人計劃書。
其次,這部書充分利用了望日作為作者及出版人這種真實身份的知識及經歷,比如書中利用了紙本書及電子書兩者的優勢、缺點,豐富及完整了成個推理故事,雖然若果作資料搜集都能夠知道優、劣等,但若不是幹這本行的人,認知及體會並不會那麼深。
第三,這部推理作品可說是「類自傳」,若果知道望日成為出版人的經歷,不難理解他與這部作品那種曖昧性,甚或可以說這是一本「血書」。推廣閱讀及寫作不是一個容易的議題,望日比我這個從出版編輯出身的人,更實在的用每一步腳印、每一枚錢幣、每一滴血汗,去撐起這一個產業。
從《偵探冰室》集合不同推理作家;發掘各式各樣的作者;到在《小說殺人》中剖白,你能看到一個非常真誠的作者,在你面前將創作人的辛酸娓娓道來。
要撰寫推理小說相關的閱後感很難,諸如情節不能透露,手法不能提及,甚至,其實一篇好的閱後感,該能旁徵博引地介紹這部作品與前人的相關性,酷似哪部哪部作品或作者的寫作手法之類。但,希望以上提及的3點,能讓閱讀到此的你去發掘香港推理小說的一片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