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世界各地都不乏貓奴,比利時拋貓節到底是甚麼一回事?真的要把貓貓拋起嗎?答案當然不是!一眾愛貓人士大可放心,現在的拋貓節已經由玩具絨毛貓替代。

拋貓節起源

拋貓節(Kattenstoet)源於12世紀的伊普爾小鎮,在每三年的五月第二個星期天舉行。

中世紀的比利時伊普爾是一座呢絨工業城,人們為了處理鼠害問題而開始養貓。

但後來又因貓隻繁殖太多,而出現問題。為了減少貓隻數量,人們開始從高處拋下貓咪。

加上當時人們相信貓隻和巫術和魔鬼有關,令拋貓節活動更為盛行。直到1817年,拋活貓的行為才正式停止。

現在的拋貓節

當然,拋活貓的惡行已經不再復見,由1930年起正式由絨毛玩具取代。

現在,拋貓節是用來紀念這段可怕的歷史,並提醒人們要愛惜動物。

拋貓節期間,當地更會舉辦以貓為主題的講座,希望大眾對貓咪有更多認識。

活動的重頭戲,當然是民眾搶從高樓拋下的布玩偶,搶到布偶就可以許願,是好運的象徵。

在2015年的拋貓節更吸引了超過五萬多旅客慕名參加,還有不少人會打扮成貓、女巫或中古世紀的人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