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每日都疲於奔命,把最基本的一日三餐都置諸腦後,速食或外賣自然成為不少香港人的飲食習慣。直到近年疫情蹂躪,居家煮食卻佔領據了我們的日常,也成就了更多有心人,願意了解食材的來源,埋頭於本地農田,發掘屬於他們獨有的健康和人生哲理。
窺探歷史,農業原是支撐香港開埠初期經濟的蓬勃產業,農田於新界地區隨處可見。後來隨著急速的城市發展,農田規模大大萎縮。直至2020年,本地農田面積約有4,440公頃,卻只有347公頃屬常耕農地,蔬果自給率僅佔1.6%。加上受到政府影響,促使農地租期短等問題,令農民無以為計,迫不得已轉投其他行業。
市民無疑成為政策下的受害者,即使內地進口的蔬菜價格屢創新高,我們只能逆來順受,養成過份依賴出口食材的劣習。
而受到近年本土意識的高漲情緒下,人們冀盼於逐漸狹窄的空間,在縫隙中生花,承傳及保留我城的文化寶藏。我們光顧及提倡小店的生存,對「香港製造」的品牌趨之若騖。
對於飲食,我們鍾情港式大排檔的鑊氣、視街頭小食為塊寶,卻往往忽略食材背後的來源及生產地。當習慣所有食物都唾手可得的同時,香港人大概也擁有自給自足的能力,漸漸開啟「週末農夫」的大門,追求土生土長的美味,適應不一樣的命題。
「週末農夫」有別於一般種植體驗。反之,這能視為一種工作概念,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對於全新生活模式的開闢。於假日之際,親自下田進行開荒、收割、施肥和翻土等工序,除了作為休閒的消遣活動,也是培養耐性跟心態的好時機,卸下平日忙碌的身份,專注於當下。
於農務過程中,人們學懂作物自擇,了解不同農作物的生長週期和特性,藉此重新喚醒味蕾,欣賞食材最新鮮的狀態和模樣,重新思量「不時不食」的智慧,讓本土農作物重新主導飲食市場,令消費者學懂分辨不同季節的飲食習慣,從而檢視人與土地之間微妙的變化和關係。
當本地的元朗絲苗米及鶴藪白菜曾是我們引以為傲的農作物,我們也得思考,這些被遺忘的文化養份,如何重新滋養屬於香港滋味的土壤。深耕細作之路從來不易,農務除了結合了人與土地間親密的連繫,也令更多熱愛這片土地的有緣人聚首一堂,努力走過泥濘,迎接共同的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