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在疫情的煎熬下,人人身心皆疲,既打亂了原有的生活節奏,也取締了假日的消遣模式。生活於石屎森林的都市人,拋下昔日微醺的派對聚會,踏上放鬆心靈的遠足之旅,露營熱潮更一時無兩,山野間滿佈人群。大眾鍾情互外活動,驅使香港近年悄悄冒起不同野外心靈治療,助大眾釋放壓力,而森林浴便是其中一個漸為人熟悉的文化。

森林浴(shinrin-yoku)一詞來自日本,早於1982年由日本農林水產省提出,多年來更成為國民最熱門的天然療法。此概念非常簡單,直指漫步於森林或樹木的氛圍下,亦意指沐浴於森林的懷抱中,或配合不同的運動進行休息。

植物當中的芬多精成份有效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更有助穩定情緒、消除不安感等的功效。而香港近來亦有不同的嚮導及工作坊,盼大眾更了解森林浴,願意敞開心扉參與。

即使大自然與我們的關係密不可分,但隨著現化代及電子科技的普及,都市人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和時間卻愈趨減少,導致「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的現象逐漸浮現,繼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及行為問題。例如專注力及創造力下降,更有機會誘發憂鬱症及孤獨症。

另外,兒童長期欠缺與大自然的互動,亦會失去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及感知的能力,進一步影響他們社交生活,難以建立與別人互信的關係。

再者,在資訊爆炸的年代,無論身處室內或互外,從網絡到街上的風景,我們不斷接收無數影像、聲音及數據。當每分每秒都習慣以不同的感官記錄所見所聞,卻無暇分析及宣洩,便會產生現代人需面對的另一危機–感官超載(sensory overload)。

此舉常令人腦部不勝負荷,以致無法達至放鬆狀態。亦因而容易引發神經痛的生理問題,嚴重更會導致失眠或焦慮症等常見的都市病。

因此,當負面情緒來襲時,不妨進行一個森林浴,遠離一切煩囂,沉醉於花草及樹木帶來的一刻恬靜,專注於感受自己的一呼一吸。透過五官體驗大自然寧謐的氛圍, 確是難得的感官饗宴,亦是現代人需要學習的課題。

當疫情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拉近了我們與大自然的距離,讓我們再次感應與天地萬物的連繫,再回歸到自身,好好擁抱和聆聽身體及內心的聲音。每個年代都有屬於它們的命題,盼望於一片迷惘和混沌中,我們仍能尋找適合自己生活的步伐,透過接觸一草一木,療癒都市人那孤獨的心靈缺口。